东西问丨贾世杰:一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
中新社海口7月6日电 题:一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东西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
——专访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世杰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南省博物馆珍藏的问丨“1940年南洋华侨赠冯白驹的怀表”,以其深厚的贾世杰块讲述救国历史内涵和感人的爱国故事受到瞩目。
这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怀表华侨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贾世杰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南洋作出解读。抗日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这块怀表为什么会成为海南省博物馆的故事镇馆之宝?它牵起了南洋华侨与琼崖革命将士之间怎样的特殊情感联系?
贾世杰:南洋华侨赠给冯白驹的怀表看似普通,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东西历史信息。
这块怀表由南洋琼侨于1939年至1940年间赠予冯白驹,问丨当时正值琼崖抗战最艰难时期。贾世杰块讲述救国1939年日军侵琼后,怀表华侨国民党驻军溃退,南洋海南逐渐成为一座“孤岛”,抗日琼崖人民陷入生死存亡的故事关头。这时,东西南洋琼侨青年组成“回乡服务团”,在符克团长带领下回琼,深入敌后宣传抗日、输送药品,牺牲百余人,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这块怀表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作为南洋琼侨捐赠的实物遗存,它蕴含着鲜明的异域风格与时代特色。早期的怀表属于奢侈品,南洋华侨购买这块怀表的价格不菲。这块怀表属于“猎壳”怀表,表壳由耐用的弹簧铰链盖组成,可盖住怀表的表面,机械制造技艺精湛,蕴含着浓郁的英伦风格。英文Cervine是“鹿”的意思,表盖内侧精雕细刻着一只鹿形图案,表端配备了一条长链表带,表带两端装饰有小巧的环扣,设计别致。
把这么一块贵重的怀表赠予冯白驹,可以说是琼侨与琼崖军民“血火同盟”的具体体现。当时,冯白驹领导的独立队接连取得潭口阻击战、罗板铺伏击战等胜利,成为琼崖抗战核心力量。华侨将怀表赠予冯白驹,是对他领导的琼崖抗战的支持。
中新社记者:琼侨回乡服务团将这块怀表赠予冯白驹,反映了当时南洋华侨怎样的抗日救国情怀?
贾世杰:这既反映了南洋华侨浓浓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们救亡图存的责任与担当。
1939年日军侵琼后,南洋华侨目睹故土沦陷、同胞遭屠戮,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更为强烈。他们迅速组建回乡服务团,毅然投身抗日,体现了“山河破碎,匹夫有责”的担当。
为支援琼崖抗日,新加坡琼侨曾一天制花30万朵筹款,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滇缅公路运输物资、牺牲过半。这种跨越山海的支持,充分展现了当年海外华侨勇担民族大义的爱国主义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
中新社记者:琼侨回乡服务团留下了哪些抗战足迹?
贾世杰:琼侨回乡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海外琼籍华侨和港澳同胞组成的抗日救亡团体。它的成立,与宋庆龄等爱国人士的号召密切相关,尤其是1938年香港琼侨青年率先成立“琼崖抗日救护队”。
琼侨回乡服务团由琼崖华侨联合总会领导,以“救国救乡”为宗旨,旨在动员华侨力量支援海南抗日斗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其成员主要是来自中国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地的华侨青年,共240余人。
1939年至1940年,服务团分三批突破日军封锁渡海回乡。他们携带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支援前线,并通过海外琼侨组织保持国际联络,争取侨胞捐款捐物,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联系中断。
他们还深入战地救治伤员,建立临时医疗站;通过文艺演出、标语宣传等方式宣传抗日,在乡村组织抗日团体,推动农民、妇女等群体参与抗战。他们创作的《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团歌》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力量。
1940年,琼侨回乡服务团推动成立了琼崖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并选派团员担任政府职务。次年,服务团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参与筹建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推动地方抗日力量的整合。
中新社记者:追溯历史,海外华侨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哪些贡献?
贾世杰:海外华侨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为抗战提供支持,贡献巨大。
例如,海外华侨成立了大量抗日团体,包括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等。这些团体通过发表宣言、通电,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舆论支持。
海外华侨也通过捐款、购买国债、汇寄侨汇、投资中国、抵制日货等方式,为前线物资供应与后方生产发展提供坚实后盾。据统计,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达95亿元以上;还捐献了大量战需物资,如飞机、汽车、衣服、药品等。
大批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或到后方为抗战服务。他们组成华侨义勇工程队、救护队、战时服务团、战地记者团等组织,为抗战提供人力支持。据广东省侨务部门统计,仅从东南亚、美洲和澳洲等地回国参战的粤籍华侨就有4万人左右。
此外,海外华侨坚决反对分裂、反对内战,有力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他们通过发表宣言、通电,开展讨汪运动等方式,对投降势力进行打击。
海外华侨的这些贡献,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支持,也展示了华侨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他们的行动,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新社记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这块怀表背后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
贾世杰:如今,这块怀表陈列在文物展示柜中,但那段琼崖儿女抗日救亡、热血报国的故事宛如在眼前。南洋华侨在民族危亡之际毁家纾难、支援抗战的精神和中华儿女合力抗战的光辉历史,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儿女血脉相连,是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南洋华侨在国难当头时,毅然行动起来支持祖国抗战,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当代人学习。今天,我们要传承华侨“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海南侨乡优势。海南是中国第三大侨乡,拥有130多万归侨侨眷,还有390多万琼籍华侨华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琼籍华侨华人是海南建设与发展的独特资源和优势。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更需以侨为桥、联通中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完)
受访者简介:
贾世杰,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海南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海南省人才团队“南海文博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参与“海南东坡文化遗址遗迹现状与改造提升研究”“博物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红色展览策展人的角色担当研究”等多个专项课题和科研项目,也参与策划“金犬望福——狗年犬文物展”“涨海推舟 千帆竞渡——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大展”等多个陈列展览。
(责任编辑:综合)
-
中新网海口7月6日电 (张茜翼 黄方舟)2025海外华裔大学生海南研习活动6日在海口启动。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15名华裔大学生来到海南自贸港,开启为期16天的研习交流之旅。此次活动主题为“文化寻根自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康定全接触”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5日,有网民通过抖音平台反映四川省康定市正在建设的姑咱镇日地沟山洪泥石流治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康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后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调查 ...[详细]
-
“科技感”“体验感”成暑期旅游关键词 创新玩法推动旅游消费多元增长
央视网消息:这个暑期,记者发现,“科技感”和“体验感”成为各地旅游线路设计的最新关键词。许多景点从白天到夜晚都精心设计了多样的体验项目,为夏日旅游增添了新活力。在江西滕王阁,迎接游客的是由虚拟数字人王 ...[详细]
-
中新社郑州7月6日电 (王宇)7月6日,世界科幻动漫周执委会(以下简称执委会)揭牌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国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担任执委会主席。该执委会是世界科幻动漫周的最高议事决策机构,由来自中国、意大 ...[详细]
-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京举行 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北京卢 ...[详细]
-
中新网湖北仙桃7月7日电 (王鹏 徐强 涂玲玲)经武汉海关所属仙桃海关关员现场监管,湖北仙桃一食品公司重约8.6吨的鲜活黄鳝7日搭乘冷链运输车顺利发往越南。“现在正是炎热的夏季,每次出口都是与时间赛跑 ...[详细]
-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7日电 (陶拴科 吕怡欣)清晨9点,高文家背起望远镜,独自走上艾比湖鸟岛的巡护小道。就在30多年前,这里因连续干旱几乎成了“白色荒漠”;如今,芦苇摇曳、鸟鸣再现,重现生机。作为新疆艾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台风“丹娜丝”目前还在移动,专家介绍,“丹娜丝”是在南海生成的台风,和产自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相比,虽然生成原理和定级标准一样,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南海海域空间狭窄,“幼年”时期的南海台 ...[详细]
-
7月4日,中国、缅甸、泰国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二次部级会议在缅甸内比都召开。会上,三国有关部门就深化警务执法合作达成系列共识,将继续联手严厉打击妙瓦底等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 ...[详细]
-
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记者 王逸飞)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6周年之际,由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品,中央美术学院制作的“良渚文明的五重奏”系列动画短视频7日面向 ...[详细]